以设立公证调解室为契机,打造集治安调解室、公证调解室、调解谈心室暨远程司法调解室“三室一体”衔接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公证+”警调联动工作模式,是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与鹭江公证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满足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需要的重要体现。
自2019年5月21日入驻以来,公证调解室共受理调解纠纷232起,成功化解224起,调解成功率达96.6%,大大提高了非警务警情纠纷的调处及分流效率,让基层派出所能够把更多的警力和精力投放在打击犯罪、治安巡逻、人口管理、要素管理等公安主业上,实现轻车简行。
“公证+”警调联动模式实现了三大创新:
一、纠纷化解主体创新。引入具有专业性、中立性、公信力的公证机构及其自有信息化科技公司,组建公证专业调解法律服务团队及信息化建设团队,为公安进行“体外输血”,并运用公证“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的职能和公证证明、保全证据、公证提存、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等方式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公证法律服务,促进纠纷化解相关工作的公正、高效进行。
二、纠纷化解流程及资源配置创新。由公证机构积极承担纠纷“筛查过滤网”“中转分流站”的角色,发挥纠纷管控作用,并以公证机构专业调解为牵引,融合公证调解、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合调解工作模式,搭建统一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
三、纠纷化解工具创新。通过公证机构自有信息化团队的参与,以信息化技术打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平台和多元化纠纷解决证据管理中心,并通过发挥公证的法定证据效力,形成在横向(公证调解、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型调解)、纵向(非讼与诉讼环节)两个维度内有效传导的证据流和数据流,从而实现纠纷矛盾处理过程的阶段性固定和处理结果的接续应用,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综合成本,并可进一步为综治舆情分析提供可靠翔实的基础性数据。
公证调解室的设立以及“公证+”警调联动模式的建立高度契合党中央所提出的矛盾溯源治理精神和市委胡昌升书记所提出的从“应急的维稳”向“常态化的创稳”转变,从“静态的维稳”向“动态的创稳”转变,从“单一的刚性维稳”向“刚柔并进创稳”转变,从“突击式的维稳”向“制度化的创稳”转变,从“专门力量维稳”向“专群结合创稳”转变的“主动创稳”要求,创新了整个基层多元化调解格局,是公证机构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尝试。
未来,鹭江公证处将继续配合厦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拓展和规范这一系统模式,助力厦门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